随着维亚生物和成都先导等早期药物发现CRO企业登陆二级市场,资本市场逐步关注早期药物筛选CRO市场空间以及估值问题。我们从绝对估值角度估算了存量可药性靶点对应的早期药物筛选市场空间,从相对估值角度对比分析了海外早期药物筛选CRO企业Peptidream、Evotec和Schrodinger与本土早期药物筛选CRO成都先导、维亚生物和药石科技的商业模式、人均创收/创利和估值水平,我们认为早期药物筛选CRO企业高溢价来自于:业务可拓展性+IP属性提升对客户议价能力。因此,我们认为长远来看这些早期药物筛选CRO企业仍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早期药物筛选平台:原研创新药物研发“种子孵化器”,产业链地位关键 活性化合物(Active ingredient)专利是创新药申报专利中最核心最具价值的专利,活性化合物专利到期后仿制药才能上市,me-too类创新药也需要详细分析“原研创新药”的核心化合物专利从而有效绕过其被专利保护的所有化合物结构式。而早期药物筛选技术平台可以发现这些活性化合物,在整个创新药物研发产业链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 ●FDA批准创新药数据看,First-in-class占比52%,早期药物筛选行业成长性强 FIC药物仍是主流,早期药物筛选行业仍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2019年以前FDA批准创新药物中52%以上是FIC药物。基于过去5年可成药性靶点数量快速增长的趋势,我们判断:2020-2029年可能会持续迎来FIC药物上市的爆发期。1990-2019年可药性靶点药物开发成功率在16.9%,相比于2015年以前26%药物开发成功率出现下降主要是因为2015-2019年新发现的人类序列结构数量增速要快于创新药物开发速度,具有滞后性,可以预期2020-2029年间FIC药物数量会因为2010-2019可药性靶点数量的快速增加而同步上扬。因此我们认为早期药物筛选行业仍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看订单空间:药物筛选CRO企业订单峰值可达到42亿元以上,市场相对分散 我们假设2010-2019年单个靶点筛选订单单价处于逐步提升的趋势中,按照存量+新发现人类可药性蛋白靶标都可以作为早期药物筛选CRO企业的订单去承接,则2019年每家早期药物筛选CRO企业可以承担的靶点数量为2815个,假设2019年单个靶点订单金额150万(我们按照成都先导2019年公布的单个靶点筛选单价200万下调至150万作为行业均值,每个筛选平台的靶点单价跟技术平台搭建成本和人工工时有关,每家会有区别,因此以上单价仅为估算)计算得到2019年整个早期药物筛选市场订单峰值有望达到42亿元。如果参考成都先导DEL库筛选服务收入(1.06亿元)和维亚生物早期药物筛选服务收入(3.23亿)体量来看,我们认为这个行业内有技术优势和客户积累的CRO企业仍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更多详情,请下载:早期药物筛选CRO行业专题报告:如何看待早期药筛CRO估值和空间?】 镝数聚dydata,pdf报告,小数据,可视数据,表格数据
最新图说查看更多
    *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早期药物筛选CRO行业专题报告:如何看待早期药筛CRO估值和空间?

    收藏

    618特惠价免费
    年份2020
    来源民生证券
    数据类型数据报告
    关键字早期药筛CRO, 检测设备, 医疗机构
    店铺镝数进入店铺
    发布时间2020-12-10
    PDF下载

    数据简介

    随着维亚生物和成都先导等早期药物发现CRO企业登陆二级市场,资本市场逐步关注早期药物筛选CRO市场空间以及估值问题。我们从绝对估值角度估算了存量可药性靶点对应的早期药物筛选市场空间,从相对估值角度对比分析了海外早期药物筛选CRO企业Peptidream、Evotec和Schrodinger与本土早期药物筛选CRO成都先导、维亚生物和药石科技的商业模式、人均创收/创利和估值水平,我们认为早期药物筛选CRO企业高溢价来自于:业务可拓展性+IP属性提升对客户议价能力。因此,我们认为长远来看这些早期药物筛选CRO企业仍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详情描述

    ●早期药物筛选平台:原研创新药物研发“种子孵化器”,产业链地位关键
    
    活性化合物(Active ingredient)专利是创新药申报专利中最核心最具价值的专利,活性化合物专利到期后仿制药才能上市,me-too类创新药也需要详细分析“原研创新药”的核心化合物专利从而有效绕过其被专利保护的所有化合物结构式。而早期药物筛选技术平台可以发现这些活性化合物,在整个创新药物研发产业链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
    
    ●FDA批准创新药数据看,First-in-class占比52%,早期药物筛选行业成长性强
    
    FIC药物仍是主流,早期药物筛选行业仍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2019年以前FDA批准创新药物中52%以上是FIC药物。基于过去5年可成药性靶点数量快速增长的趋势,我们判断:2020-2029年可能会持续迎来FIC药物上市的爆发期。1990-2019年可药性靶点药物开发成功率在16.9%,相比于2015年以前26%药物开发成功率出现下降主要是因为2015-2019年新发现的人类序列结构数量增速要快于创新药物开发速度,具有滞后性,可以预期2020-2029年间FIC药物数量会因为2010-2019可药性靶点数量的快速增加而同步上扬。因此我们认为早期药物筛选行业仍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看订单空间:药物筛选CRO企业订单峰值可达到42亿元以上,市场相对分散
    
    我们假设2010-2019年单个靶点筛选订单单价处于逐步提升的趋势中,按照存量+新发现人类可药性蛋白靶标都可以作为早期药物筛选CRO企业的订单去承接,则2019年每家早期药物筛选CRO企业可以承担的靶点数量为2815个,假设2019年单个靶点订单金额150万(我们按照成都先导2019年公布的单个靶点筛选单价200万下调至150万作为行业均值,每个筛选平台的靶点单价跟技术平台搭建成本和人工工时有关,每家会有区别,因此以上单价仅为估算)计算得到2019年整个早期药物筛选市场订单峰值有望达到42亿元。如果参考成都先导DEL库筛选服务收入(1.06亿元)和维亚生物早期药物筛选服务收入(3.23亿)体量来看,我们认为这个行业内有技术优势和客户积累的CRO企业仍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更多详情,请下载:早期药物筛选CRO行业专题报告:如何看待早期药筛CRO估值和空间?】

    报告预览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可视数据」推荐
    相关「数据报告」推荐
    `
    客 服

    镝数聚官方客服号

    小程序

    镝数官方小程序

    回到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