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2日,WWF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共同发布最新一期关于中国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需求状况的研究报告《地球生命力报告·中国2015》。报告指出:1970至2010年间,中国的陆生脊椎动物种群数量下降了一半,而中国的生态足迹却在同时期上升超过一倍,中国已面临严峻生态挑战。大自然是人类商品与服务的基本来源。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理解人类是否生活在地球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变得愈加重要。在过去几十年内,不管在金融流方面还是在物质流方面,中国都已经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这一结果显著地提高了许多公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然而,这些成就加大了资源依赖性,其程度已远远超出中国自身生态系统的更新能力。伴随着对环境挑战的不断增加和对自然资源压力的变大,中国已经开始改变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不论是在许多政策文件还是在实际的行动中,都已经开始强调既获得发展福祉又达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本报告是对3份早期中国生态足迹报告的更新,这些更新的结果继续致力于刻画中国生物多样性指数、生态足迹以及水足迹的变化趋势,以确定资源消耗是否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本更新结合了最近的数据以及对早期核算方法的改进,有如下发现: (1)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人类进入了全球生态超载状态,即人类的生态足迹超出了地球生物承载力。从那时起,超载持续扩大,到2010年,全球人均生态足迹达到2.6全球公顷,人均生物承载力达到1.7全球公顷,这意味着目前的生态超载已达到了需要约1.5个地球才能提供人类所需生物承载力的程度。 【更多详情,请下载:地球生命力报告2015】 镝数聚dydata,pdf报告,小数据,可视数据,表格数据
最新图说查看更多
    *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地球生命力报告2015

    收藏

    价格免费
    年份2015
    来源世界自然基金会
    数据类型数据报告
    关键字自然, 环保, 野生动物, 生物多样性
    店铺镝数进入店铺
    发布时间2020-03-16
    PPT下载
    PDF下载

    数据简介

    2015年11月12日,WWF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共同发布最新一期关于中国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需求状况的研究报告《地球生命力报告·中国2015》。报告指出:1970至2010年间,中国的陆生脊椎动物种群数量下降了一半,而中国的生态足迹却在同时期上升超过一倍,中国已面临严峻生态挑战。

    详情描述

    大自然是人类商品与服务的基本来源。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理解人类是否生活在地球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变得愈加重要。在过去几十年内,不管在金融流方面还是在物质流方面,中国都已经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这一结果显著地提高了许多公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然而,这些成就加大了资源依赖性,其程度已远远超出中国自身生态系统的更新能力。伴随着对环境挑战的不断增加和对自然资源压力的变大,中国已经开始改变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不论是在许多政策文件还是在实际的行动中,都已经开始强调既获得发展福祉又达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本报告是对3份早期中国生态足迹报告的更新,这些更新的结果继续致力于刻画中国生物多样性指数、生态足迹以及水足迹的变化趋势,以确定资源消耗是否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本更新结合了最近的数据以及对早期核算方法的改进,有如下发现:
    
    (1)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人类进入了全球生态超载状态,即人类的生态足迹超出了地球生物承载力。从那时起,超载持续扩大,到2010年,全球人均生态足迹达到2.6全球公顷,人均生物承载力达到1.7全球公顷,这意味着目前的生态超载已达到了需要约1.5个地球才能提供人类所需生物承载力的程度。
    
    【更多详情,请下载:地球生命力报告2015】

    报告预览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可视数据」推荐
    相关「数据报告」推荐
    `
    会员特惠
    客 服

    镝数聚官方客服号

    小程序

    镝数官方小程序

    回到顶部
    `